找到相关内容94篇,用时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推荐行程:绵延相望的堂皇巨制:云冈第二、三期石窟寺

    家人并不都是本着虔敬的心态披上袈裟的,在那些被剃度了的僧人当中,有的是为了逃避繁重的苛捐杂税,有的是皇室贵族为了给自己作功德而特地度化来的。不论他们信佛的诚意是否真切,那愈燃愈烈的佛教香火,总是推动了...服装,而穿上了褒衣博带式袈裟,这种服装很宽大,是从当时的南朝佛教艺术中学来的。菩萨的身上戴着帔帛,下身穿着宽大的长裙,也很符合当时汉族士大夫们的穿着习惯。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人,为什么让这些佛像...

    佚名

    |朝圣|石窟之旅|推荐行程|田青|山西佛教|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1405237465.html
  • 心路历程〔善缘〕

    出离更待何时啊?!   披上袈裟,登上戒坛,我周身毛孔竖立,浑身颤抖不已。一种从未有过的跃跃欲试、一种神圣的使命感顿时注入心里:佛陀给予我智慧的力量,为利益众生,我发愿生生世世做佛的弟子,生生世世...

    索达吉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34543605.html
  • 佛教的服装文化

    烦恼生智慧。而“披”即是披上袈裟,成为福田僧。所以出家人搭衣时心念偈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说明了僧人服装对僧人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僧装在今天看来,如果从普通意义讲...,二者驱除自已的贪爱之心,有益于增长道心。在印度是热带地区,只穿一件衣服就可以。在佛教称为“袈裟”,即坏色衣,意思是不能用青、黄、赤、白、蓝等正色来制衣。也有的称作“百纳衣”,因为袈裟是用很多的小布块...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3946633.html
  • 印度佛教最早的比丘尼

    ,但先后三次都遭到了佛陀的拒绝。大爱道并未因此气馁,带着五百释种女自己剃了头发,披上袈裟,赤着脚一路长途跋涉,跟随佛陀来到舍卫城佛陀的祇洹精舍。长途跋涉使她们疲惫不堪,满身的尘土,脚也肿了,但是没有...

    周玉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2650931.html
  • 应天寺百岁佛智法师小传

    已经全然认不出他来了。昭觉寺的方丈定慧法师听说佛智前来,老同修见面感慨良多,相互庆幸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佛智重新披上袈裟回到了佛门。   这时的昭觉寺已经成为动物园。佛智和定慧为了能够收回祖师的道场,...

    芒 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0051120.html
  • 佛教里的“居士”是什么意思

    披上袈裟,遵行数百条戒律,而受过受戒仪式的人,才正式成为比丘(尼)。  和尚:和尚两字也可能是从龟兹语的 Pwajjhaw 或回纥语的 Xosang 而来。又作和上、温社、乌社、和阇。意译近诵、亲教师...出入)。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检净。在东晋升平元年(三五七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了比丘尼。  沙门:凡丢弃原姓名,离开家庭,剃去须发,身穿袈裟。勤修佛道的男人,都叫做沙门。沙门两字的原文也许是从西域地区(今...

    希热多吉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4055799.html
  • 佛陀的开悟程度和禅的心灵内涵

    修行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佛陀的无奈:   用乳汁哺育佛陀长大的净饭国王后波阇波提带领王族许多妇女要求过流浪生活进行修行,被佛陀三次拒绝,后自剪头发,披上袈裟,长途跋涉到舍厘。佛陀欲再度拒绝,阿难陀从中说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00656230.html
  • 袍衣喻义

    ,才可披三衣。亦见过有居士受了五戒便披五衣,那是不如法的。 三、衣的任务及殊胜: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而且非常...、衣 又名袈裟,是印度梵文,汉语意译是解脱服,又名福田衣。解脱服是表自利,福田衣是表利他。佛在世时,曾对舍利弗说,出家人所披的衣,是把布割切成一块块似稻田一样,自利来说勤修三学,上求佛道,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3259865.html
  • 不要倡导经忏佛事

    ,披上袈裟,打扮成法师模样,让别人称师父,这本身就是罪过,就是犯大戒,造大恶的事。我们居士要明白,“自已吃饭自己饱,自已生死自已了”的道理。自已不努力弘法利生,沉醉在经忏中,是不能了生死出轮回的。乞求...过分估计不如法的经忏的作用,本来就就是一种迷信。  四、绝不可倡导居士学经忏  目前国内,尤其在江浙一带,有不少居士居然敢当“金刚上师”,头带毗卢帽,身着红袈裟,登台放焰口,主持拜忏法事。不少佛教徒,...

    隆 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0962465.html
  • 佛教的起源与流传

    生活,剃去须发,披上袈裟,出家修行。  出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坚持了6年,仍旧一无所得,没有找到解脱之道。他于是就放弃了苦行,到尼连禅河中洗净了...

    吴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1564419.html